中國手球裁判獲得執法資格 將首次執法奧運賽事
作者:作者 責任編輯:lujiezhen [2008-07-24 11:52:03] 出處:PConline原創
她們將是北京奧運會手球賽場上僅有的女子裁判,也將成為歷史上首次執法奧運會手球比賽的中國裁判員。 正在蘇州參與中國杯國際男子手球精英賽裁判工作的劉鳳娟告訴記者,她和搭檔劉書勇已通過國際手聯的考核,獲得執法奧運比賽的資格。“很激動,壓力特別大,”劉鳳娟這樣表達自己的心情。 與歐洲諸強相比,中國手球起步遲、發展慢,雖然中國女子手球曾在1984年奧運會上取得過第三名的好成績,但此后成績一直不甚理想;男子手球的成績更差,目前在亞洲僅處于二流水平,更不談與歐洲強隊抗衡。“我國手球運動水平也直接影響了手球裁判員的培養,”國家體育總局手曲棒壘球管理中心副主任孟偉說。與手球強國相比,中國手球裁判經驗明顯不足,缺乏執裁高水平比賽的經驗。此外,中國國際級裁判和洲級裁判數量也相對較少,分別只有2對和6對。孟偉告訴記者,作為北京奧運東道主,中國必須派遣一對國際級裁判執法北京奧運會;因此,從2004年開始,管理中心先后邀請挪威、瑞典、匈牙利等手球強國的裁判來中國授課,并積極爭取讓中國裁判能夠走出國門執法比賽,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出合格的奧運裁判。也正是在2004年,剛剛考上國際級裁判的劉鳳娟和劉書勇兩人進入管理中心和國際手聯的視線。劉鳳娟和劉書勇都是老手球運動員,后者更曾是國手。退役后,出于對手球運動的熱愛,她們毅然選擇手球裁判作為“副業”。在1998年的手球裁判培訓班上,她們兩人成為合作伙伴,并逐漸成為固定組合。劉書勇告訴記者,每場手球比賽有兩個裁判,這兩人一般都是固定搭檔,因為手球裁判非常講究兩人的默契程度,對方“一個眼神、一個手勢”立刻就能明白,從而保證比賽公正、順利地進行。雖然是“副業”,但裁判工作卻是非常耗時的,隨著培訓強度的增加和執裁比賽場次的增多,劉書勇和劉鳳娟在一起的時間已遠遠超過她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今年5月我們沒有見面,總感覺好像少了點什么,”劉書勇說。 在奧運會的賽場執裁是每個裁判的夢想,劉鳳娟她們也不例外。劉鳳娟告訴記者,雖然按照國際手聯的規定,東道主要派出一對手球裁判執法奧運比賽;但如果中國裁判不能達到要求,國際手聯也只能另作他選。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劉鳳娟和劉書勇兩人不停地補課,英語、手球規則、體能訓練……“有時,做夢都在背單詞,”劉書勇說。 國際手聯也十分看重這對中國組合,從2005年開始,安排她們執裁世錦賽、亞運會和世青賽等高水平比賽,幫助她們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大大提高了她們“讀懂”比賽的能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劉鳳娟和劉書勇在北京奧運會前順利通過了語言、規則、體能等測試,獲得執裁北京奧運會手球比賽的資格。 談起對這對中國組合的印象,來自拉脫維亞、同樣將執法北京奧運會的手球裁判澤瑪斯說:“我與她們在2005年的比賽中見過面,幾年不見,她們的水平提高了很多,相信她們在自己的主場會有優秀的表現。”中國男手主教練閆威名認為,她們是目前中國手球最好的裁判組合之一,她們能夠進入奧運會執法也是中國手球的驕傲。 孟偉表示,這對中國組合能夠通過國際手聯的考核,執法北京奧運,有利于引導中國手球裁判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水平,對中國手球運動整體水平的提高將是一個很好的促進。“希望她們在奧運會上能無愧于東道主的身份,為國人爭光”。(新華社記者蔡玉高、吳俊寬)